這里是張江發展最早、最成熟的區域。在這里,建設了張江第一條快速干道,引入了第一家跨國企業,建設了園區第一個地鐵站,作為張江的創新發源地——承載著30多年歷史記憶的張江科學城西北片區6月28日正式啟動城市更新。
作為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》頒布后張江科學城城市更新的重要項目,未來張江科學城西北片區將開啟20余個項目地塊、共計約180萬平方米的城市更新體量項目。
當天,區域內重要的城市更新項目——傳奇廣場率先開工。更新后的傳奇廣場將建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米的樞紐型文體商業綜合體,擁有6棟最高60米的塔樓,計劃在2028年年底全面竣工。未來該項目將承擔起區域性公共服務配套的功能,與九條線的公交樞紐、地鐵二號線實現無縫銜接,城市化的品質將更加凸顯。
連續三年滾動更新
每年開工50萬平方米
傳奇廣場是張江歷史上第一個綜合性商業項目,也見證了多個“張江第一”。近年來,隨著科學城四輪“五個一批”重點項目的滾動實施,加快推動張江“由園轉城”,加快科學、產業和城市功能的相互融合。“今天,不僅僅是傳奇廣場單個項目的開工,更是整個張江科學城西北片區城市更新系列工作的全面啟動,意味著科學城在產城融合的能級上再上新臺階。”上海科創辦專職副主任侯勁表示。
2017年,張江科學城正式獲批,開始了“由園轉城”的進程;2021年,張江科學城從95平方公里擴容至220平方公里,城市與科技、產業的融合不斷升級。
張江科學城西北片區規劃面積4.5平方公里,包括早期張江規劃的技術創新區、產業西區和技創南區及生活區,是張江發展最早、最成熟的區域,是張江科學城科技創新的源點。截至目前,這里已經匯聚了900余家企業,近7萬名從業者。張江科學城西北片區更新后,未來將為整個科學城科技產業發展、宜居宜業的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。
“這次的城市更新,也是產業的新發展對我們建設者提出的新要求。產業上,我們會繼續聚焦中國芯、未來車等硬核產業,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產業空間。但在城市規劃上,我們會更注重交通、商業、文化、運動等與產業的融合發展,更好地滿足現在科技產業和人才的需求。”張江高科副總經理鄭剛表示。
據悉,未來三年,張江高科將持續在張江科學城西北片區滾動建設,每年開工50萬平方米。在傳奇廣場更新項目中,地鐵二號線張江高科站將直通廣場,也將建設更優質的產業空間載體。“今年底傳奇廣場會全部推倒重建,其他地塊則通過收購、合作等方式逐步更新。”鄭剛說。
近年來,張江高科正積極對接多層級資本市場,提升企業經營效率,為科技產業發展營造更多發展空間。本月張江reit擴募份額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。記者了解到,張江reit模式也有計劃用于西北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中。
以人為本設計理念
更具備科創特色
作為張江歷史上第一個tod(transit-oriented development)綜合性商業項目,緊鄰“張江高科”地鐵站的傳奇廣場承載了一代又一代張江人的記憶。來來往往的張江創業者、工作者、生活者都把這里作為創業、工作、會友的第一選擇。記者了解到,本次改造計劃,將引入新型產業,完善公共服務配套,打造樞紐型文體商業綜合體,激活張江科學城商業活力和消費引力。
“傳奇廣場更新不是單單一個綜合體項目,在設計上我們力求成為科學城的新地標,更加側重在此生活工作人才的感受度和需求,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,比如將建立中央綠地、直通地鐵二號線張江高科站等,打造樞紐型文體商業綜合體。”傳奇廣場城市更新項目設計單位——aecom公司副總裁,華北區及華東區總經理白睿介紹道。
與此同時,更新建設中“科創”特色也無處不在。“我們在設計中引入了數字孿生等智慧系統,包括能源管理中心等,傳奇廣場更新項目中的樓宇都將貫穿低碳理念,比如運維用了多少能耗等都會顯示。”白睿表示。
近年來,張江產城融合建設一直快速推進,地標性城市建筑等加快布局。正在建設中的“雙子塔”高達320米,被稱為向全球開啟的“科學之門”,給這座科學城平添了幾分高大上的氣質,張江科學會堂已建成使用,張江科學城書房、未來公園等功能顯現,科學城的生態環境也更加優美,川楊河兩岸綠地、張江中南區門戶等生態景觀項目已基本建成。
今后,由“園”向“城”轉變的張江將擁有更多獨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間,讓科技、人文、藝術自由交流,讓科學家、企業家、科創者在科學城內盡情去揮灑、去創造、去迸發靈感。
責任編輯 徐玲
文字 楊珍瑩
來源 浦東發布